第220章 战神
第220章 战神 (第1/2页)三十多万大军,前锋已经抵达函谷关,后军尾巴还在霸桥。这一次,朝廷已经把老底都逃出来了,各路奉命征召拉来的士卒和壮丁在道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开拔之日,真可谓“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他们被王莽命名为“虎牙五威军”,被寄予厚望。
如此一来,关中几乎两户、三户一丁,都被抽空了,只剩下北军八校四万人,由新任的宁始将军史谌统帅,守卫京师——这史谌的女儿,已经被皇帝确定为新的皇后,准备下个月就迎娶冲喜。汉朝的外戚史氏,如今又成了新朝外戚,是自己人了。
六尉百姓已被过量征发,而那些位于上郡、北地、陇右的兵卒,因为来不及赶上王邑的大军,只能陆续集结,和被抓为壮丁的流民青壮一起,等着由“维新公”第五伦来统领:皇帝已经同意第五伦带八百吏士入关的请求,又派人去火速勒令其速来。
“第五伦黄口小儿曹,不过侥幸胜了赤眉一场,焉能称公?”
王邑对皇帝迷信什么“第五伦能破刘、李伪谶”不以为然,他一向和严尤不对付,在朝中多有争执,如今严尤败于南方,皇帝居然还将希望寄托在跟严尤学过几卷兵书的第五伦身上,真让人想不明白。
大司空已经将自己比喻成汉时的周亚夫,临危受命出关平七国之乱,被雪藏多年的他一直期待这机会,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一个人了。
但皇帝不愿让王邑在关中多等,绿林已全取前队,只剩下宛城的严尤、岑彭在坚守。而汉兵甚至还有余力派兵北攻左队(颍川郡),各地告急犹如雪片般飞来,这让皇帝王莽更加焦虑,勒令王邑速速出征。
好在,当王邑押着大军抵达新丰时,那人还是被从家乡给征辟来了。
“隆新公,陈孟公召至!”
“快请!”
王邑将兵书一扔,大笑着出得营门,却见来者是位垂垂老矣的长者,鬓角的头发比胡须还长,被征辟到军中来,满脸不情愿。
王邑几步上前扶着他不让下拜:“嘉威侯,真是许久不见了!”
此人乃是关中著名的“儒侠”,杜陵陈遵,与茂陵原涉并称关中双雄,唯一的区别是,原涉多混黑道,陈遵则混白道,做过汉朝的河南太守,又为王莽立建下了大功。
王邑很喜欢跟豪杰打交道,让人布置席位与陈遵亢礼,不因为他如今丢了官而慢待,在陈遵谦逊说自己来军中只会添乱时,王邑笑道:“十多年前,翟义在东方作乱,我奉命征讨,但关中亦有动荡,槐里地方大盗贼趟朋、霍鸿等人群起造反,当时陈公担任校尉,一举平定之。”
“如今纷乱再起,我需要陈公与我一同对敌!”
陈遵自谦老了不如当年,王邑却道:“人生常有危急之事,一旦有人急难而叩门求助,不以家有亲人为辞而脱身,不以身不在家为辞而推却,天下人所仰望的,古有季心、剧孟,而今世,唯独茂陵原涉,以及陈公你了。”
“如今赤眉、绿林作祟,陛下遂起用豪侠之辈,原涉已经被任命为镇戎(北地)大尹,而我军中,又焉能少了陈公呢?”
王邑倒不是指望陈遵想当年一样,扔下诗书就能仗剑杀人,也不求他进言献策,只是欲效仿周亚夫征辟大侠剧孟之事,陈遵做过河南太守,在那边很有名望,王邑料想,自己的大军在洛阳、河南一带,还得抓一些丁壮作为补充,少不了这老儿帮忙。
陈遵推脱不过,只好应诺,而等次日王邑离开新丰向东开拔时,一份急报也送到军中,是关于他小妻之兄窦融的。
“波水大将军又败了,绿林贼已攻取左队昆阳城!”
……
绿林军略取颍川,是绿林渠帅之一、颍川人王常的提议,他想打回故乡很久了。
但真正将这一战略分说明白,博得众人认可的,还是担任“执金吾偏将军”的刘秀。
“颍川古之韩地也,此郡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取其粮秣,可使大军分别就食,不必耗尽宛下之粮,颍川多有豪杰俊侠之士,口音与习俗与南阳相近,较其他郡更易加入我军。”
“再者,颍川乃是南阳之门户,且不乏山溪关隘之阻,身在洛阳的新军若欲南援宛城,必走颍川。而由颍入宛无非两条路,西边的鲁阳关地形险要,大军难行,反而不如东边的昆阳城易走。”
经营颍汝,乃是刘秀很早就萌生的想法,他去年避吏游历时,就来到这一带,结交豪杰,了解风物,熟记其山川地理。尤其对昆阳城记忆颇深,知道必须在新朝抽出手镇压前夺取!
这昆阳便是古时叶县之地,叶公好龙发生的地方,楚国的北门户,素以“宛、叶”并称。
“有叶则宛安,无叶则南阳亦亡,譬如唇齿也。楚国春秋之际有叶公坐镇于此,两百年而无忧患,至于战国时,叶地为三晋所夺,宛地也渐被蚕食。”
刘秀这一席话,博得众人赞誉,他虽然冲锋陷阵不如老哥,但论战略眼光,却比刘伯升还强一些。
于是刘伯升等人围攻宛城,而刘秀则跟随“成国上公”王凤,以及王常、马武、李轶、邓晨等更始政权的九卿诸将,带下江兵、舂陵兵两万人北击颍川,在昆阳下遇阻十数日后,拿下此城。
站在城头纵观,昆阳虽然不如鲁阳险要,但也不差。正好扼住著名的“方城山“险隘缺口,北边是黄淮平原,南方是南阳盆地,真乃咽喉要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