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幻
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幻 (第2/2页)耗费数载,风神腿被他练到小成境界,他觉得这时候的自己,应当能与剑神一战了!
可惜他一直窝在河套,自入套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自然没有机会与剑神再战!
第二个有意思的,就是通过解读徐州鼎上的铭刻,让他隐隐知道世间竟然有九个这样的古鼎,是为夏禹九鼎。
这九鼎之上,每一个都记载着一门无上绝学,而且据说如果能搜集起九鼎,那么更能无敌于天下,成为天下至尊。
大天王本来就是为了复仇才创立天王派,统治河套的。
在统治河套了这么多年,他也渐渐滋生不该有的野心,妄图能以河套之地,进而席卷天下,成为九五之尊。
因此看到这铭刻之上的记载之后,大天王更是高兴不已,就开始着手打探九鼎的下落。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与自己得之邪极道传承同根同源的魔相派轩辕破,以及灭情道魔刀。
因此他就派出人手,前去轩辕破与魔刀的宗门查找。
这一找不要紧,派去轩辕破那里的密探,竟然发现了轩辕破已经得到了三个鼎,分别为兖州鼎、扬州鼎以及梁州鼎。
而去魔刀那里的密探,却带回了灭情道所有的扬州鼎,已经被魔刀赠与了轩辕破,好似要做一种交换一般。
见到这种情况之后,大天王心惊不已,明白这位北幻轩辕破已经走在自己的前面,开始搜集夏禹九鼎了。
当下他一面命人想方设法,从魔相派得到更多关于夏禹九鼎的消息,一面自己去找古籍研究。
研究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大天王找了两年,才总算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发现夏禹九鼎的秘密,很可能与和氏璧有关!
而和氏璧在唐末就已经失传,不再显于江湖。
因此大天王又是继续翻找古籍,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线索。
可是河套资源有限,他却没有再能找到更多的。
只是无意之中,从二天王阿希格那里,听到了三年前有和氏璧重现江湖的传闻。
因此他就派出自己得力手下九天王纳兰雄,让他南下前去查找。
再之后写的事,大部分就是子龙亲身经历的。
子龙也只是大略翻看了一下,发现没有什么有用的之后,才缓缓合上日志,对着婉儿说道:“婉儿……”
婉儿立即抢着说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子龙笑道:“夫人请说!”
婉儿听到子龙称自己夫人,羞涩的白了子龙一眼,说道:“那个夺鼎的白衣高手,就是轩辕破!”
“不错,就是他!不知道是不是巴尔王子透露了少林主力离开少林寺的消息给他师父呢?”子龙陷入了沉思。
“有这种可能性,但我真的不愿意相信是他做的!”婉儿无奈的摇了摇头。
子龙当然理解婉儿的心情,安慰的说道:“如今也没有什么证据,我们也不必多想,至于日志所提到的鼎,我要找蒋大哥去商议一番,婉儿你先休息,我去去就回。”
......
子龙来见蒋云松,令蒋云松很是意外,忙请子龙坐下,还以为有什么新的任务要安排。
子龙坐下后开门见山的问道:“蒋大哥,那本大天王的日志,是不是除了你我之外,再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了?”
“应该是的!”蒋云松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问关于日志的问题。然后接着说道,“我发现那间密室本来就很意外,竟然是在天王宫的地底基座之中,从天王宫断崖后面进入。而这本日志一直放在密室之中,理应不会有其他人知道!”
“那就好!从今日起,不得向其他人外泄这本日志的任何事!”子龙隐隐感觉到这江湖之中,只怕还不像现在这般简单。
至少从大天王的日志来看,还有四名绝顶高手在世间。
而其中北幻轩辕破,还在进行着搜集九鼎的动作。
九鼎有什么重要的,子龙不知道,但是子龙却从大天王的描述之中,看得出来,这位轩辕破智谋深远,阴狠狡诈,被大天王所忌惮。
如此人物,必然不会做无用功。
九鼎之中,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比如那大天王所猜测的,九鼎每一个鼎上所记载的奇妙武功,能令大天王这等绝顶高手,都垂涎不已的武功。
因此这个消息如果走漏出去,让江湖之人知道,只怕江湖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了!
当年一本九阴真经,就能引得无数门派灭门,如今九门神功出世,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乱子呢!
“是!标下明白!”蒋云松郑重的抱拳领命道。
“还有,密室里面,有没有一个鼎?”子龙知道蒋云松应该没有看过日志,因此也不说徐州鼎,只说这鼎字就行。
“有!有一个很大的青铜鼎,我看那年份,至少也是先秦时期的古物了,还想着是不是到时候拿去换点钱,充作军费!”蒋云松果然没有看过日志,竟然还说要把这么贵重的徐州鼎拿去卖了。
子龙听了不禁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只得提醒道:“这个鼎很重要,你不要动它!把它放在那里,等我回去再去查看!”倒不是子龙对蒋云松隐瞒实情,而是九鼎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多一个人,也就意味着多一分泄露的风险。
蒋云松也不管子龙是为何看重此鼎,他心思纯粹,只知子龙于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对子龙可谓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这会儿子龙下了命令,他立即点头说道:“好!我回去不会随意动用的!”
“好!”子龙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起身要返回婉儿的房间。一路上想了很多,不过当下,他最担心的就是此刻正在进行的正魔大战,无仙大师的人马能否赶得及救援峨眉呢?
而就在子龙如此想的同时,正道的大队人马已经在无仙大师、清虚真人的率领之下,雄赳赳气昂昂的开上了峨眉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