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
第五百二十五章 陈宫的妙用 (第1/2页)南疆,陈宫在帅帐中,对着沙盘默然不语。
当然,此时陈宫所在的南疆,不是后世天山以南的南新疆,而是古代“南疆”所指的云贵一带。
陈宫面前的沙盘比例,比张任的要小不少、也细致许多。
而且相比之下,张任的沙盘,更侧重于地形模拟,陈宫的地图……看起来更加抽象!
特地分好一块块的开发区,在里面放上代表木材、石材、矿产、各类盐井、盐泉……一系列资源标识。
并且标注上修路的成本……
南疆在华夏大地上,本来就属于金银矿产比较丰富的,建立稳定且合理合法的交易渠道之后,绝非什么一味等着给养的地方。
否则蜀侯府现在就已经传令张任,划泸水而守便是,何苦还抓着“南蛮”不肯放手?
之所以舍不得,正是舍不得南疆的“特产”。
只是对于这些做惯了“中间商”的西川大员来说,用楚国的低价工业产品,与南疆的蛮子交易他们的金银、矿产……这种迅速变现的手段,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至于建设南疆、开发南疆?——关我们什么事儿?
相比之下,虽说现在南疆总体上还是楚国在补贴,但是考虑到修路的话,补贴的这部分成本,其实要远小于修路的开销!
相当于将南疆人也调动起来,大家一起修路……
这路固然是在南疆,不过对楚国来说,却同样意义重大——如果道路畅通,则南疆根本没有独立于华夏文明之外的基础。
更不用说,现在的经费,还包括了礼部的楚学宣导的开销。
一来是因为楚国的乡学、县学发力,令“读书人”的比例大幅提升,二来也是因为楚学不同于旧儒学,本身就有极强的传播力、并且也重视向真正的底层宣播,而儒学的“底层”,也是士族的“底层”,远远没有将民间的底层算进来。
毕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城郭外的“野人”,还都是近似部落制度。
至少也得有个跟脚,才能算是底层,纯“野人”只能算工具……
在春秋时期,儒学已经是最先进的学说代表,也的确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作用,不过以儒学标准,来定义现在的宣播目标,未免太形而上学。
楚学的特殊性,与楚国的基础教育普及程度,令楚国礼部有足够的宣播楚学的人手!
至于向北一些,那些迁徙的部族,还有南中大族,与蜀侯之间的纷争,陈宫现在完全不想理会,楚国也是这个意思!
并不是不感兴趣,而是……还没有到插手的时候。
楚国现在要做的,是将南疆彻底收入囊中。
因为地形崎岖闭塞,南疆在封建王朝时期,哪怕同属华夏,也向来都与中原文明迥异,即便是封建王朝鼎盛的明清时,云贵一带的汉人比例已经不少,然而民间提到“苗疆”,依旧想到的是蛊虫、赶尸人之类的传说。
陈宫不仅是战场专家,在内治方面,同样是能手,而且……最擅长的,就是“打星际”式的内政。
如果细化到派系之争、党同伐异、揣度人心、引导民意……陈宫只能算是准一流、甚至二流,然而多退少补,哪里不行“点”哪里,正是陈宫所擅长的。
此时其他人旁观的话,只能看到简陋的沙盘,然而在陈宫眼里……
沙盘笼罩着一层光影,仿佛活了过来,每个分格中有着代表伐木、耕作、采矿、渔猎、修路……各式建设活动的迷你人形晃动!
甚至每个分格上,可以“显示”出各方面从业人数与各类资源的增长,以及道路运输时的消耗……
正是明策的效果,延伸到了内治范畴的开发之中!
范围比在战场上使用更大,不过却没有了“细节”,看到的只是缩略图,和象征意义的“贴图剪影”。
开荒军的性质,令陈宫不需要像朝堂内治时一样,还要揣度各地、各个阶层的心态,确保将大家的利益都最大化,至少也要令反对声音钝化下来……
开荒军不会拒绝命令,陈宫只要安排好人力和项目就可以,这对于他来说,再舒服不过。
陈宫模式其实是对亶州、夷州的拓荒的总结与归纳,并且将其流程化,如今陈宫模式也在包括交州在内,广大需要开拓、融合的区域中,备受推崇与学习。
虽说其他人没有“明策”的能力,但只要按部就班的计算、安排,也就只是在调配效率上差一些,并且对信息掌握程度的要求更高而已。
至于往北看去,那些南中大族和迁徙走的部族,陈宫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冢中枯骨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