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节 政策
第五百七十节 政策 (第1/2页)约瑟夫放下望远镜,仰起头,深吸了一口夹杂着煤炭燃烧烟雾的被污染空气。
以前,他是如此厌恶这种气味。当然这是因为在地下遗迹生活了太久,受文明时代资料影响的结果。那时候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认为所有碳排放行为都必须被禁止。
现在,约瑟夫觉得这股气味透出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终于理解了“碳排放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强盛与否”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注视着远处仍在继续试验的那台样车,约瑟夫喃喃自语:“总得试试才知道最后的结果。北方巨人……来吧,让我看看你们是否真如传说中那么强悍无敌。世界只有一个统治者,只可能是我们。”
……
撒克逊王国的崩溃比想象中更快。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
秋粮收获季已经结束,空荡荡的田野看不到一丝绿色。从莫伦特郡以南,撒克逊王国的领土大多位于温带,这里四季分明,开始步入了寒冷的冬天。
不得不承认,撒克逊人祖先在选择居住地这件事情上的确很有眼光。伦敦城周边资源丰富,有着充沛的水源,更重要的土地肥沃,且因为气候的缘故易于耕种,产量极高。
天浩之所以派出气球部队进攻金雀花和莱茵两国,一方面是为了引发森林大火,大面积烧毁即将成熟的麦子;另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摧毁当地民众的生活基础和战意。此消彼长,以今年的收成来看,金雀花和莱茵的大面积绝收已成定局,反观撒克逊,以伦敦为例,金灿灿的小麦一个多月前就完成了收割、脱壳、晾晒等过程,现在全部收纳入库。
这笔财富以前属于国王和高阶贵族,现在属于天浩。
对伦敦的清理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主要是贫民窟和平民区,肮脏的部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清洁,沿着横穿城市的河流,在拆除战争中破坏建筑的基础上,一座座专属于北方巨人的高大建筑拔地而起。
占领并控制一个世界需要大量人口。劳伦特伯爵因为“作战有功”,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封地的投降贵族。天浩对白人实施严酷的生育管制,对龙帝国公民却大幅度提升各种福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在生育孩子方面由帝国政府给予补贴,从婴儿食品到上学受教育等方面,新生儿家庭都能得到来自所辖接到与社区的物质补助。
“去南方,占领并得到白人的土地。”
这在北方帝国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天浩在新占土地方面给予的优待政策力度很大。以磐石城现有的帝国公民为例,无论曾属于任何部族,只要愿意来到伦敦定居,就能免费得到一套房子,还有一百亩免税期为两年的肥沃土地。
以后的伦敦,只有“白人区”和“帝国公民区”。可实际上,在帝国内部来往的秘密公文上,白人被统称为“奴隶”,代表他们不同身份的只是治维军、奴隶平民、三级奴隶、二级奴隶……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生养后代速度极快。王国联军进攻锁龙关以前,磐石城人口在短短数年内增加了好几倍,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来自北方的白人教员已经分赴各地。按照天浩的命令,他们将在未来一年时间里尽可能扩大帝国语言的影响,以及传播范围。
巫林是新任的教育部长。他将今、明两年的教育计划合并,按照种族分为两部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今年即将结束,但年轻皇帝的意志必须得到贯彻。
龙帝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占领区暂时的过渡性称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白人儿童实施三年制免费教育。
请注意,是“免费”教育,而不是“义务”教育。
免费前提来源于劳伦特伯爵等投降贵族的建议。当然没有任何事情是免费的,针对白人儿童的教育资金其实由分奉在各地的投降贵族主动进献。按照天浩的计划,免费教育政策目前制定了三期,也就是前后九年的期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帝国整体财力与战争进程的影响。打仗历来都很烧钱,即便是认真执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帝国内部仍有对“白人儿童免费教育”这项计划抱有争议。
如果不是天浩以强大个人意愿和权力威慑为支持,这项计划很难得到执行。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龙帝国虽然拥有强大的军队,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军事、经济、文化、国民综合能力及受教育程度……与南方诸国比较起来,龙帝国只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其它方面的短板导致国民对相关问题无法看得更加长远,即便是在军方内部,也有很多军官和士兵提出质疑:所有白人都该死,他们是我们的奴隶,为什么还能享受与我们孩子一样的受教育资格?
报纸在北方出现了。
帝国日报最初的发行量不大。信息与新闻来源的基础,是分设在各城、村寨不同规模的电报站点。就帝国目前的工业水准来看,电缆无疑过于高上大,不过在制造电线倒也可行,加上在各地正在建设的不同规模热能电站,一个超越时代的信息传播系统开始建立,并初具规模。
莫尔斯电码的出现,与英文密不可分。以信号长短代替字母的做法成为了电报基础。相比之下,汉语的大量文字想要以同样方式使用就显得困难。天浩的对策来源与文明时代,他编纂了密码本,那是以多达数千个常用汉字为标准,以拼音形式对照,同样使用信号长短进行发射,在信号末尾加注四声音节的做法。使用起来比莫尔斯电码要难一些,却免去了报务员必须学习英文的这一过程。只要手上有解码本,就能对照电波信号进行翻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