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谁是谁的麻烦?
第451章 谁是谁的麻烦? (第1/2页)约亨是在第二天早晨接到的报告,提尔皮茨来的时候,他还在吃早饭。
“阿尔弗雷德,坐下来一起吃点什么吧?”约亨招呼到,看到提尔皮茨进来的时候对着向他行礼的侍从点头微笑就知道一定是好消息。
“谢陛下,不过不用了。”提尔皮茨面带微笑的推辞到:“看来我来的不是时候,打扰到陛下用餐了。”
“一大早就能听到好消息比什么都更棒。”约亨笑着说到,然后转过头对一旁的侍从说到:“给总参谋长阁下拿点喝的来。”
“谢陛下。”提尔皮茨微微点头以示谢意,然后轻声对侍从说到:“老样子。”
夏洛腾堡宫内的侍从知道这位海军总参谋长的习惯,微微点头,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约亨微微抬了一下拿着餐刀的右手:“你说,我听着。”
虽然在听取部下汇报的时候还在吃早饭有些不礼貌,不过对提尔皮茨这样的近臣,倒也不用太拘于礼数。
“当然,陛下。”提尔皮茨拿出报告念到:“8月23日22时,伊尔别海峡出海口附近,我军执行布雷任务的飞艇部队遭遇到了俄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攻击。所幸我军飞艇没有遭到损失,并且他们观测到水面发生了3次爆炸,应该是俄军舰船闯入了我们布设的雷场,导致他们触发了水雷。”
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去,约亨问到:“俄国人的舰船种类、数量、型号都清楚吗?”
“实在抱歉,陛下,汇报中对俄国舰队的具体情况语焉不详。报告上说,俄国人执行了非常严格的灯火管制,因此直到俄国人主动打开探照灯的时候,我军飞艇才发现了他们。之后遭到攻击的情况下,飞艇急于脱离,因此也没有对俄国人的舰船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过根据海面发生爆炸后,飞艇在高空进行观察的情况来看。在海面上进行搜索的船只应该在4-艘左右,应该是中小型水面舰艇。”提尔皮茨说到。
约亨点了点头,示意提尔皮茨继续,然后低下头继续对付起盘中的食物。
“根据我们战前掌握的情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战列舰都在赫尔辛福斯,装甲巡洋舰队和驱逐舰总队都在雷瓦尔,此外还有由轻型巡洋舰和一些小型舰艇组成的后备舰队在喀琅施塔得。这些舰艇包含了整个波罗的海舰队的主力,因此里加湾内的应该都是驱逐舰或者布雷舰一类的舰船。当然,我们并不能排除俄国人进行了秘密调动的可能性。”提尔皮茨分析到。
这个时候侍从推门走了进来。提尔皮茨闭上嘴,在杯子放在自己面前后对侍从点了点头。约亨放下手中的餐具,用餐巾擦了擦嘴,然后示意侍从将所有的东西收走。
在侍从将房门关上后约亨说到:“俄国人担心我们从陆地上进攻已经疏散了利鲍,但是这么长时间我们都没有任何行动,因此秘密调动舰队加强里加湾完全没有必要。不过很显然这次的遭遇是因为俄国人有所行动,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遭遇地点是伊尔别海峡进入波罗的海航程不足10海里的出口处,这不是一支巡逻舰队,俄国人显然想要进入波罗的海,而目的自然是要给我们找麻烦。”提尔皮茨微微一笑:“所幸的是他们失败了。”
“是的。所幸的是他们失败了。”约亨笑着说到:“无论是他们想要出来攻击我们和瑞典的航线还是想要进行攻势布雷,我们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阻止。不过我是没有想到,俄国人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决定主动出击,在我看来他们至少应该再等上一段时间,在确保我们在波罗的海没有大动作,并且他们自己的防御体系基本完成后才会有所行动。”
“毕竟俄国人的司令是那个埃森啊。”提尔皮茨感叹到。日俄战争期间埃森带领装甲巡洋舰队的作战行动在德国海军内部也是被当成经典的破交战战例进行研究、分析和学习的,因此提尔皮茨也十分清楚埃森是一个怎样出色的敌人:“幸亏我们比他们先动了手。”
“我们的攻势布雷行动必须继续进行,强度还需要继续加大,这次能够让俄国人撞上去完全是运气,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有这样的运气。”约亨沉吟着说到:“不过这次之后俄国人可能会对我们的空中布雷有所警觉。继续让飞艇执行布雷任务有很高的风险。”
进行布雷任务的时候飞艇的飞行高度很低,极易受到攻击,如果俄国人有针对性的进行反制,飞艇部队的损失可能会很大。
而在更高的高度上布雷则不具备可行性。后世使用飞机进行大规模攻势水雷也是在尽可能低的高度上进行空投的。而水雷上携带的减速伞主要用途是降低飞机带给水雷向前飞行的初始速度,而并不用来降低水雷的下落速度的。使用降落伞在高空投雷,降落伞会被风吹的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这点总参谋部也有考虑到,不过飞艇一次性布雷的数量是我们现在急需的,我们只能冒一定的风险。我们只能让飞艇尽可能在靠近波罗的海的外侧进行布雷,减少遭遇到俄军巡逻舰艇的可能。等雷场慢慢成型后,再一点点向内扩大,另外增加漂雷的投放数量,这样可以减少俄军巡逻舰艇夜间靠近雷场的可能。”提尔皮茨说到,现在海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也只能如此了,我们不能让俄国人掌握波罗的海的主动权,那就必须冒点险了。”
“陛下如果您能让陆军拿下利鲍,海军可以用利鲍作为基地开展行动,那问题就简单多了。”本来是个好消息,考虑太多只会让心情边糟,于是提尔皮茨开了个玩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