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十七章 移民和牲畜

第三十七章 移民和牲畜

第三十七章 移民和牲畜 (第1/2页)

刘彪乘坐一艘蒸汽帆船,再次来到了澳洲大陆最南端,再次进入了去年来过的海湾。
  
  蒸汽帆船在海湾底部下锚,刘彪安排一营第一连、第二连、三连先上岸。
  
  留下三连在海湾底部驻守,建设临时的驻防营地。
  
  让第二连穿过海湾北部的山谷,去探索山脉北部的平原,主要探明平原上那条河流的走向。
  
  观察和记录平原与河流周围的植被情况,分析适合耕种的土地有多少,适合放牧的土地又有多大范围。
  
  刘彪则是亲自带领第一连探索西部山脉,实际上直奔自己上次发现天然金矿石的山坡。
  
  曹振东和刘彪为了尽快“发现”金矿,让这艘蒸汽帆船放下一营的三个连后,带着第四连继续向西。
  
  刘彪给四连安排的任务是去勘探海湾西部平原的情况。
  
  现在刘彪的一连任务已经是向西了,那就用船把四连尽可能往西送一程,这个任务安排也很合理。
  
  蒸汽帆船送完四连回来,再次来到海湾入口处的时候,刘彪已经带着自己的发现回来了。
  
  刘彪让人在海湾入口挥舞旗帜,要求帆船在这里再次暂停一下。
  
  然后刘彪再次爬上了蒸汽帆船,找到了船长。
  
  刘彪拿出一粒金矿石,异常“惊喜”的说明,海湾西北部一百多公里外的山脚下,可能会有大型金矿。
  
  希望船长返程的时候直接把消息带回去。
  
  船长当然是异常惊喜的接收了金矿石和报告,表示会尽快把消息送回本土。
  
  然后船长与刘彪道别,指挥蒸汽帆船向北航行。
  
  再次回到预定王都所在山谷附近的时候,船长发现另外三艘帆船已经不在这里了。
  
  船长准备去向曹振东道别,并询问另外三艘船的情况。
  
  结果就从曹振东这里得到了另一个好消息。
  
  吴王都北发现了大规模煤矿。
  
  随后,曹振东亲自押解着一百多個昆仑奴,登上了这艘从南部海湾归来的蒸汽帆船。
  
  曹振东让蒸汽帆船押送这些新捕到的昆仑奴,去北河谷地的煤田干活。
  
  曹振东这时候还兼着提督的差遣,第一批抵达的两千多名士兵和军官以及水手,全都受曹振东节制。
  
  船长本身是非常的意外而又惊喜,也不敢怠慢曹振东的命令,马上载着这些昆仑奴北上了。
  
  知道这里有煤了,所以船长放开了蒸汽机航行,第二天就抵达了吴王都北河口。
  
  大部分二营的士兵和三艘船的水手,在山谷里面挖了一个多月的煤。
  
  然后才逐步用五营抓回来的昆仑奴接班。
  
  二营的士兵和水手们开始主要负责现场监工和撑船运煤。
  
  护送刘彪的蒸汽帆船把新捕的昆仑奴送进矿场,最后一批还在干活的大明士兵也解放了。
  
  矿场工作的昆仑奴已经达到了五百人。
  
  五天之后,四艘蒸汽帆船补充了煤炭,带着两个好消息一起返航。
  
  四艘船回到帝汶岛附近后,安排一艘蒸汽帆船北上,把金矿和煤矿的消息送往京师。
  
  另外三艘蒸汽帆船留下来,在当地往返拖带其他普通帆船,载着普通移民过通过无风和逆流带。
  
  第一批普通移民赶到王都营地之后,曹振东立刻让移民中的民兵去看管昆仑奴挖煤。
  
  更多的移民抵达后,曹振东把建房和种田的任务也转给了移民。
  
  把尽可能多的正规军都调出来。
  
  留下一个营的正规军在营地驻扎,维持营地的治安和秩序,并充当军官训练民兵和移民。
  
  大部分的正规军去执行侦察、勘探、捕奴等更专业的任务。
  
  最后又安排移民工人,去修整北河的航道和河岸,方便运输的小船和木排出入。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里面,王都营地的人越来越多,自然也越来越有人气,越来越有生活气息。
  
  到了咸宁三十二年的二月底,遥远北方的已经春暖花开的时候。
  
  大明本土组织的第一批澳洲移民,澳洲中卫第一个千户一万五千余人,终于全部抵达了吴王都。
  
  大明朝廷从爪哇、马六甲、婆罗洲等地准备的一万多头牲畜,包括马、牛、羊、鸡、狗、猪等,也基本同时送到了吴王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