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不革命 > 第八章 规划未来

第八章 规划未来

第八章 规划未来 (第1/2页)

朱仲林跟朱简烜说完了正事,就让朱简烜自己继续看书,他带着妻子出去聊天了。
  
  朱简烜没能让父亲重视美利坚战争的影响。
  
  但是得到了父亲的许诺,即将拥有自己的科学实验室,用于物理、化学、机械方面的研究。
  
  朱简烜此时的心情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的。
  
  忧的是大明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自己没有机会躺平享受人生了。
  
  喜的是自己有了实验室,可以尽快发挥自己作为穿越者的优势,开始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了。
  
  看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虽然不把自己对局势的推演放在心上,但都非常喜爱自己这个天才孩子。
  
  只要自己多展现聪明天赋和忠厚秉性,应该不需要等到年满十岁的时候,就能获得自己的护卫军团了。
  
  然后就能提前出去开拓殖民地,进而建设属于自己的地盘了。
  
  朱简烜目送父母离开之后,坐回到自己专用的小桌子前,开始认真的规划自己的未来。
  
  发展方向、战略目标、组织构架、工具武器、撤退后路……
  
  同时将自己脑子中有印象的,可以迅速提升生产能力和作战能力的技术,都尽可能的书写出来。
  
  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所以要把自己还记得的有用的东西尽快写下来。
  
  然后给他们添加轻、重、缓、急、难、易等分类标签,等以后有了条件就根据需求逐步实现出来。
  
  朱简烜在自己房间做人生规划的时候,朱仲林夫妻两个也却稍微有点发愁。
  
  他们虽然答应了朱简烜,要给他建设一个实验室。
  
  但是具体要怎么建设,建设在什么地方,却让朱仲林夫妻犹豫不决。
  
  大明的工商业持续发展了一百多年,现在的应天府内城的地皮早就已经满满当当了。
  
  外城的好地方,比较靠近内城的区域,也都已经是建成区了。
  
  要新建房屋,特别是工业性质的建筑,本来都只能到外城的角落里,甚至城外更遥远的郊区选址了。
  
  但是朱简烜今年才四岁,实验室建成后也最多五岁。
  
  朱简烜要搞研究,肯定要经常去实验室,也就是要经常往城外跑。
  
  这让朱仲林这对皇帝夫妇非常担心。
  
  这么大的孩子,别说直接去城外了,最好是宫外都不要去。
  
  所以皇帝夫妻连续讨论了好几天之后,最终做出了一個看上去颇为离谱的决定。
  
  把实验室直接建在皇城里。
  
  大明南京应天府城,从内往外总共有四道城墙,也就形成了四个级别的城区。
  
  最内部是宫城,也就是俗称的紫禁城,北京的紫禁城也就是后来的故宫。
  
  奉天殿等三大殿和乾清宫等宫殿,都在格局非常规整的宫城内。
  
  宫城之外的皇城区域,还有一些环境更加宜居的皇家园林,以及各种内监府库设施。
  
  皇城外是内城区域,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南京城。
  
  内城之外还有外城,外城城墙又称为外廓,最初只是一道土墙,城门主要用来收税。
  
  崇祯朝南迁之后把外廓城墙也包了砖,形成了完整的城墙。
  
  朱仲林就在宫城正西,皇城内府诸库选了一个院子,腾出来安装各种设施,作为朱简烜的实验室。
  
  朱简烜跟着母亲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到母亲说起这些安排,顿时有种汗流浃背的感觉。
  
  在自己的发展计划里面,可是要准备研发现代底火材料和化学炸药的。
  
  自己要是整几吨苦味酸、雷酸汞之类的东西在这里爆炸了,不光供应紫禁城日常用度的府库都得全报销,紫禁城的西边城墙都可能被直接震塌。
  
  不过这个地方也确实方便,出了紫禁城就能直接抵达,也没有来往的闲杂人等干扰。
  
  只要自己只在这里是搞研发,不搞大规模的化学炸药的生产,也不把这里当做火药仓库就行了。
  
  实验室就算发生了事故,最多也就是炸掉几间房子,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
  
  早期化学实验问题非常多,特别是那些研究酸液的科学家,经常会被搞得吐血,却还不知道为什么。
  
  自己可以拟定完善的实验室规定,设计典型的防护设备,尽可能避免化学实验事故。
  
  朱简烜想到这里的时候猛地一愣,突然意识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未来的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自己前世的成熟实验方法和生产管理制度同样重要。
  
  过去两百年的三次工业革命,不只是具体的生产技术在不断升级,科研方法和管理制度也在升级。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是手工业时代,绝大部分工业生产都是作坊式的。
  
  稍微复杂一点的东西,都要依靠有经验的工匠们手工制作,可以说是“手搓”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