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临夏 > 第133章,火爆

第133章,火爆

第133章,火爆 (第2/2页)

……
  
  下午依旧火爆,因为改变模式暂时只卖《三国演义》,出货效率大大加快,相对应的,单位时间内财源广进的速度也大大增加。
  
  不过,方临也有烦恼——他上午时的担心,变成现实了,这么卖下去,恐怕撑不到下一批印刷交货,囤积的《三国演义》就不够了。
  
  看到今上午形势,他见微知著,立刻让人联络冯庆基,加印《三国演义》,可上月的疯狂囤货,已经是让冯庆基的印刷坊超负荷运转,这两天工人都在放假,今日收到消息,冯庆基不得已又紧急召回来工人。
  
  这倒不是方临不知变通,不去寻别的印刷坊,这其中是有原因的,一个是信任问题,涉及到书稿保密,另一个问题,雕版也需要时间,冯庆基印刷坊有之前的母版,别的印刷坊可没有,重新雕版未必就比盗版快了。
  
  说到盗版,蒲知府上月整顿那一场,扫黑打恶,震慑住了不少人,让许多书商心有顾忌,有所迟疑,再加上,盗版的雕版需要时间,印刷、运输、宣传、售卖,同样需要时间……
  
  这就造成,在盗版出来之前,形成了一个短暂空白,有一段时间内《三国演义》到了一书难求的程度,拿到一本还要人情,就比如:经不住同窗央求,董祖诰来走了好几次后门拿书。
  
  你说董祖诰也就罢了,更离谱的是,徐阔老斗大字不识的,也都过来拿了三次,说是替朋友拿货,你说他们那群混帮派的看什么书?
  
  方临也问了,得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徐阔老那些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些《三国演义》内容,对书中关二爷尤为喜欢,买《三国演义》回去是想要供着……简直就离谱!
  
  瞧见了吧,混帮派的都开始买《三国演义》,市场已经彻底疯狂起来。而当市场疯狂起来,理智这种东西是什么鬼?
  
  整个淮安府城掀起了一场《三国演义》潮流,大街小巷,茶馆酒肆,男女老少,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在谈三国,仿佛你不知道三国,就落伍了似的。
  
  这种大环境下,不仅读书识字的,就是不识字的大老粗,只要手上有闲钱,都会跟风来买一本——不识字可以请人读嘛!再不行,买一本当传家宝珍藏也好啊!
  
  火热的需求,匮乏的供给,轩墨斋人满为患,许多人抢都抢不到,欲买一本《三国演义》而不可得,愿出高价购买,然后,黄牛就被市场倒逼出来了。不过不得不说,黄牛在哪个时代都讨人恨,这个时代也没有‘还手就是互殴’的条例,武德充沛,其他买书人也不会惯着黄牛,结果就是,短短几日,轩墨斋外闹出十多起打架事件。
  
  蒲知府关注着这边,还专门安排了十个衙役过来,负责维持秩序。
  
  方临也因此调整了销售模式,一人限购一本,不过这也杜绝不了,有人买过一本,重新过去排队的。
  
  他就见过一人,一个上午见了七八次,眼神古怪盯着对方时,这个大聪明还分辩了句‘我是方才那人的弟弟’……
  
  因为《三国演义》火爆,的确闹出了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
  
  ……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轩墨斋一家火爆,不仅是附近铺子,附近几条街道跟着沾了光,近来生意明显好了不少。
  
  不过两条街道之外的书香阁,洪家兄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销售情况很不理想。
  
  本以为《三国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同日发售,想着能够绑定炒作热度,设想很美好,奈何两本书质量相差太大,《三国演义》这种超现象级的作品,一本书吸走所有热度、讨论,无数读者宁可反复去刷,也不愿意来买一本《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看看。
  
  这个道理洪应亨后来才想明白,他自己也看过《三国演义》,知道《三国演义》的质量,情急之下,出了一个昏招:降价。
  
  这一降价,事情就坏了!
  
  该不买的读者,依旧不买——能买得起通俗的读者缺钱么?不!他们缺的是高质量通俗,《大宋中兴通俗演义》都不配跟《三国演义》过招,在《三国演义》掩映下,那真是黯然失色。
  
  本已经买了《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的读者,现在一看你竟然降价了,好啊,我这不是亏了么?退货!
  
  其实退货也就罢了,洪家兄弟还见过最扎心的场景,这边人家客人气势汹汹退了货,出门就直奔轩墨斋,屁颠颠去抢《三国演义》了。
  
  这简直让洪家兄弟简直牙都要咬碎了,尤其是一天天的,看着人家轩墨斋生意火爆,自家生意半死不活,终于沉不住气了。
  
  “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洪应斗道。
  
  “那又该如何?你也看过《三国演义》,咱们《大兴中兴通俗演义》质量实在比不上,非战之罪啊!”洪应亨叹息。
  
  “哥,咱们的《大兴中兴通俗演义》是打不过《三国演义》,但咱们也可以做《三国演义》生意啊!”洪应斗的意思很明显,打不过就加入。
  
  “你是说,做《三国演义》的盗版?可是,我听说,轩墨斋的背景是蒲知府……”洪应亨是谨慎性格,迟疑说着。
  
  “兄长,京师督查院、应天府国子监的《水浒传》,也没霸道到要别的书商不能印刷啊,《水浒传》都能盗,《三国演义》不行了?蒲知府又怎样,朝廷目前又没有明文律法,法无禁止即可为。”
  
  “这还是不一样的,《水浒传》作者是元末人,早已故去,而写了《三国演义》的方临,还好好活着呐!”洪应亨摇头道。
  
  “哥,那方临吃肉,咱们喝口汤都不行么?哥你要不放心,咱们拉上其他书商一起?”
  
  洪应斗看洪应亨态度有所松动,又是道:“哥,想想近些日子,咱们店中的亏损!”
  
  “好!”洪应亨一咬牙,终于答应下来。
  
  ……
  
  不仅是洪家兄弟,淮安府城中其他书商亦是蠢蠢欲动,《三国演义》近来盛极一时,其中巨大利益早已让他们眼馋不已,如今有人牵线搭头,默契联合起来,开始大规模跟风盗版。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凌天战尊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逐道长青 重生之将门毒后 我家娘子,不对劲 星门 玉无香